刚进入6月,江南己是高温暴雨濒发,而走遍浙江城市看到的是秩序井然、充满生机。专家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6月14日,浙江省11个地级以上市和22个县(市)区的城管执法系统的领导专家汇聚宁波,研讨交流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新路径,现场观摩宁波“非接触性执法”经验,誓师凝心聚力,强化担当,提升效能,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实现城市生态文明,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局局长赵秋立和记者说,2015年,浙江省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局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从此全面部署指导浙江各地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市场监督管理、公安交通、土地和矿产资源、安全生产等21个领域推进综合行政执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浙江省勇立潮头进行了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了做强城管机构、壮大了执法力量、细化了综合执法、实施了分类管理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新举措。目前,浙江城管执法队伍已成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强力量的“铁军”。
坚持科技先导和公共服务创新,依托智慧城管平台,提高城管服务品质。近年来,浙江全省各城管执法系统充分的利用现代技术,尤其视频监控资源,及时有效地发现违法线索,截取事实证据,加强信息技术在执法办案实战运用,实现执法办案与信息技术高效衔接。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扣“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市辖城域数字城管统一平台,搭建起覆盖“市、区、街、社”的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建成了包括数字执法、地下管线、桥隧监管、节水监管、环卫作业GPS监管等子系统构成的行业信息化大平台,围绕城市的“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为城市常态管理、专业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规划部门9816平方公里的地理测绘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60余万条企业征信资源,与交警部门实时共享全大市近400万条车辆信息,共享公安、综治等部门视频5.2万余路,并自建固定视频2050路。湖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力抓好数字城管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充实网格力量,完善湖城管家app上线运用,办活“百姓城管”。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托数字城管,推进执法进乡镇、进社区,全面推广“e通衢州”APP软件,并设立城市管理问题爆料话费奖励制度。今年,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进一步谋划拓展并提升防违控违综合信息系统功能,快速推进“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步伐。完善基础数据库、注重动态更新、督导现场管理到位。各地建立了与省“三改一拆”信息管理平台、基层“四个平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并加强新增违法占耕比、新增违建查处比、复耕比等大数据挖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和支持保障。近年来,浙江坚持城管治理创新,构筑共同缔造,提高综合执法效能。目前,98个市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运行,59个市县实现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机构职能整合。大力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各市县向乡镇(街道)派驻综合执法中队1097个,乡镇(街道)覆盖率达98.7%。同时,各地以不同形式,积极探索建立与法院、公安交警等协作配合保障机制。宁波推行“城管+公安”。通过建立专职保障、驻点保障等形式,加大公安保障力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近百名民警入驻城管,专司保障工作。杭州推行“城管+交警”。全市人行道违停与交警联网处理,全方面提高了处罚执行率。宁波江北推行“城管+法院”和台州仙居“律师驻队”。加强与法院联动,双方互设联络室,并让律师参与法律咨询,逐步形成破解执行难题的“绿色通道”。嘉兴城管聘任执法系统和业务主管部门的36 名办案专家,分别成立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行政等领域专家小组,并构建各领域专家小组互动沟通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对疑难复杂跨区域重大案件的查处,切实发挥好专家“智囊”作用。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40多个市级相关单位、全部县(市、区)及市区22个街道建立了城管委联系制度。特别是实行的季度督查和点评会制度,市长亲自对县市区政府和市级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点评,现场一对一交办问题清单和工作任务,形成了协调统一、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综合运行机制。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把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契机,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管理抓基础、量化考核提效能、全面培训强素质、调查研究破难题、宣传引导树形象,提升综合执法的群众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舟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于今年1月18日在定海区城市管理局创新成立城管巡回法庭。在操作流程上,城管巡回法庭依法受理非诉执行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后,立即转入立案审查阶段,对符合标准要求的案件,及时安排时间进行听证裁定,迅速作出判决,待裁定书送达后办理案件归结,并移送执行部门,整个时间较过去缩短了三分之二,执行效率显著提升,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城市管理难题被城管巡回法庭一一破解,成为处理城管执法案件的利剑,解决了城管执法案件执行难的痛点。
坚持综合执法模式创新,发挥团队智慧,提高社会协调能力。据介绍,浙江城管执法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最多跑一次”、“ 三改一拆”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细化方案、厘清职责,对标一流,自我加压、勇于开拓,形成了具有浙江各地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
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局局长赵秋立介绍说,紧紧抓住行政执法这一主责,不仅要加大力度,还要用“巧劲”,不搞“一刀切”,发挥各地自主创新积极性,切实提升城管执法质量,实现城管执法新突破。
绍兴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无缝对接的协同机制、督查督办机制,采取任务清单销单制,加强对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的管控,并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市治理,让城市管理共谋、共管、共享。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全面实施“非现场执法”、“综合查一次”执法。湖州综合行政执法局则坚持以“两山”理念为指导,突出生态引领,制定具体标准、建立准入制度、理顺运营机制等有效措施,探索建立了工程运输车公司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的“湖州模式”,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金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体系、执法办案体系、创新办案管理、创建执法保障、执法培训体系等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破解“零陈述”办理超出门窗店外经营执法难题取得成效。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拓展“城管老娘舅”服务渠道,与教育部门合作创建全市首个“红领巾综合执法体验室”实践基地,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担任执法义务监督员,定期组织城管开放日、体验日等活动。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探出的“非接触性执法”在全国同系统发挥着积极的辐射示范作用。
在这次全省城市管理攻坚优化“非接触性执法”现场推进会上,十一个地市城管执法部门的领导交流了经验和设想。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局长赵秋立部署了创新升级增效工作。 浙江省住建厅副厅长沈敏表示,要按照省委书记车俊对宁波“非接触性执法”所作的重要批示,在全省深入开展“非接触性”执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队伍良好形象。要紧紧抓住关键环节,注重源头化解,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完善执法机制,注重部门联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严细方案,跟踪指导督促。要通过全省开展“非接触性”执法,推动综合执法从以罚为主向以人为本转变、从简单随意粗暴野蛮向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转变、从高成本运动式执法向高智能常态化执法转变,努力实现服务优先与严格执法有机统一、执法方式与执法目有机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同时,要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增强党建意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协作意识、铁军意识、宣传意识,讲好故事,弘扬主旋律,为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助推“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