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今年我国铁路货车材料采购成本将增加13亿元 钢材市场价格猛涨令铁路机车车辆制造等下游产业饱尝苦果,特别是货车制造企业处于全面亏损的困难境地。 进入2005年,钢材市场价格在上年已达历史高位的基础上仍在持续走高,使得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不堪重负,生产经营承受巨大压力。据介绍,铁路货车在机车车辆全部的产品中耗钢量最大。以C64K型敞车为例,该车为全钢结构,每辆车用钢达23吨。货车主要材料耐候钢板2004年价格增长37.5%,达到5500元/吨。从今年年初到目前,武汉钢铁市场每吨耐候钢板急剧上升了1462元,在一个季度内涨幅达到27%,大大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货车用车轮、车轴、轴承等主要配件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根据配件供应厂家最新调价通知,车轮价格上着的幅度高达33%,提速轴承和车轴价格也不同程度上升。 综合以上涨价因素,今年以来单辆货车的成本已经比2004年末累计增加3.43万元。今年全国各型铁路货车的制造总量预计4万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仅今年一年就将为材料采购多支出成本13亿元。不仅是铁路货车,铁路机车和客车制造也面临同样问题。据介绍,今年全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的用钢总量将突破150万吨,如果钢材市场价格继续维持高位,需要消化的钢材成本也将高达23亿元。 《经济日报》分析指出,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关系国计民生,具有国家公益性,一直都是微利行业,作为用钢大户,面对总量如此庞大的刚性成本支出,企业自身很难消化。在目前铁路运力不足已成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情况下,铁路提出跨越式发展的策略构想,机车车辆企业责无旁贷要担负起多造车、造好车的重任。尽管机车车辆各生产企业一再挖掘内部潜力,大力拓展市场、提高产能效率、精打细算严控另外的成本费用、尽一切可能努力开源节流,特别是一些企业人均工资已经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但仍然面临着“车有的干、钱难得赚”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应该出台有关政策对机车车辆制造业加大扶持力度。
凡注明文章来自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或 电话)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客户服务 (手机);E-mail:址:北京市复兴路乙十二号有色办公大楼61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