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各行业的市场动态依然透露出不同的信号。日前,据生意社大宗榜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月上旬国内聚碳酸酯(PC)市场整体行情整理偏弱,部分产品现货价格出现小幅走跌。截止至2月10日,生意社PC混合基准价报16400元/吨,较2月初的价格略有下滑,跌幅约-0.51%。
这种价格趋势引发了市场的关注。究竟是什么问题造成了这一现象?在分析PC市场时,我们应该关注两个核心因素:供应和需求。
进入2月后,国内PC聚合企业的生产负荷稳中有升,行业内的平均开工率相比节前增加了3%,达到了81%左右。这一数据的增长意味着行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升,势必导致市场供应量的增加。
根据周均产量的统计,市场的生产水平仍旧维持在6万吨以上,能够说是一个相比来说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采购方的需求未见显著改观,市场货源依然充裕,供需之间的矛盾格局依然突出。
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生产商的订价延续节前水平,但高库存的位置和市场供应端对PC价格提升助力不明显的现状,导致了行情的整理持续。
从上游市场来看,双酚A的行情表现处于整理阶段,尽管总体情况较为稳健,但节后的需求恢复较慢给其价格持续上涨带来了压力。在去年的底部附近,双酚A价格的显著回暖已经转向了趋平,新的上涨动力尚需时间来发掘。
与此同时,虽然丙酮的价格在旬内有所上涨,但这一涨幅并未能有效激发下游的采购热情,业者的信心也因此受到制约。综合看来,原材料价格虽有支撑,但对PC成本面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显得愈加谨慎。
在需求端,PC市场的消费格局依旧显得疲软,整体市场的强劲需求并未如预期般回暖。节前的采买逻辑更多集中于弱刚需,采购力度普遍偏低,业者的观望情绪造成了市场的流通速度减缓。
同时,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下游工厂的复工情况也显得缓慢,很多终端企业的生产负荷并不高。面对价格的相对高位,买家对高价货源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影响了场内货源的流通效率。
在这样的环境下,PC的需求端未能给予现货价格显著的支持,市场整体情绪呈现出谨慎的态势。
结合以上分析,预计2月上旬国内PC市场行情将可能继续保持偏弱的整理状态。上游的双酚A行情由于缺乏新的上涨动力,预期也将维持横盘整理;而国内PC聚合厂的负荷持续上调虽然在理论上能够减少部分仓库存储上的压力,但实际上可能并不会对供应状况造成本质性的改善。
与此同时,中下游需求复苏缓慢,节前积压的库存尚需时间消化,无疑会促进加大对市场情绪的压制。
综上所述,PC市场在短期内仍将保持整理运行,业者在此过程中应保持审慎观望,关注市场需求恢复的动态变化。未来的市场走向,依然需要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和上游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做综合评估。在这充满变数的市场中,灵活应对和信息收集将成为参与者制胜的关键。希望行业的各方能够及时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动,不断调整策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