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筑钢材在传统基建领域仍将保持一定的需求规模。同时,随着行业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建筑钢材行业将更看重绿色、高效、智能化发展,以适应未来建筑行业对钢材的高质量要求。
在“双碳”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建筑钢材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体现在产能结构的优化、技术路径的升级,更在于市场逻辑的重构——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协同。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2025-2030年建筑钢材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局势分析预测报告》中精确指出:未来五年,行业将进入“技术卡位、绿色转型、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的竞争新阶段,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而单一环节参与者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房地产领域用钢需求虽仍占据建筑钢材总量的近半壁江山,但增速放缓趋势显著。在“房住不炒”政策持续影响下,行业需求重心正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改造。以北京、上海为例,2025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超2000个,直接拉动高强度抗震钢筋、耐腐蚀幕墙钢材等高端产品需求。中研普华分析指出,城市更新带来的钢材需求占比将从当前的15%提升至2028年的25%,其中电梯加固钢材、装配式建筑构件等细致划分领域需求增速超10%。
行业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能结构优化,独立轧钢企业、中频炉等落后产能加速淘汰,电炉短流程炼钢比例提升至关键比例,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超90%。头部企业通过关停小高炉、建设智能炼钢车间,吨钢综合能耗下降显著,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前十大钢企产量占比超六成。
下游建筑领域对钢材性能要求的精细化,倒逼企业从“通用产品”向“高端定制”转型。高强度钢筋、耐候钢、抗震钢等高性能品种产量占比大幅度的提高,较2020年提升20个百分点。例如,针对超高层建筑开发的1000MPa级高强钢筋,通过微观组织调控技术,在强度提升的同时保持良好延展性;为海洋工程研发的耐海水腐蚀钢材,常规使用的寿命延长至50年以上。
绿色建筑标准全面升级,要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超80%,推动低碳钢材需求占比突破关键比例。中研普华测算,采取高强度钢筋可减少钢材用量15%-20%,同时降低施工能耗;耐候钢在桥梁、幕墙中的应用,减少防腐蚀涂层使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30%。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绿色建筑用钢需求年均增速超10%,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动力。
中研普华预测,2025-2030年中国建筑钢材市场规模将呈现“总量趋稳、结构优化”的特征。一方面,传统建筑钢材(如螺纹钢)需求增速放缓,工业用材(如中厚宽钢带)占比首次超越建筑钢材;另一方面,高端钢材市场规模突破关键门槛,占比提升至25%以上,新能源车用高强钢需求增速超40%。这种分化背后,是市场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构”的转型逻辑。
东部地区因基建密度高、装配式建筑普及,对高端钢材需求持续旺盛,高强度钢筋、耐候钢等高端产品需求占比超60%。头部企业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式技术平台。例如,联合高校成立“绿色钢铁联合实验室”,聚焦氢冶金、碳捕集等前沿技术,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
中西部地区受“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成为新的增长极。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带动普通建筑钢材需求年均增速保持4%-5%,同时高端产品需求逐步释放。企业通过在西部建设区域性加工中心,实现“按构件交付”的服务升级,缩短供应链周期。
行业技术演进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智能制造升级,通过AI算法优化轧制工艺,使钢材性能波动率降低30%;二是新材料研发,利用微合金化技术提升钢材抵抗腐蚀能力,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构件定制化生产。例如,某企业研发的“智能炼钢系统”,可实时调整配料比例与温度曲线,产品性能波动范围显著缩小;另一企业正在试验的“自修复钢材”,通过内置微胶囊实现裂纹自动修复,延长构件使用寿命。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5-2030年建筑钢材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局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中研普华建议,企业需重点布局三大前沿领域:一是氢冶金技术,通过氢基直接还原铁降低碳排放;二是智能炼钢系统,利用AI算法优化工艺参数;三是生物基钢材,探索甘蔗基丙烯酸等生物原料在钢材中的应用。例如,某企业正在研发的“生物基耐候钢”,通过添加植物提取物提升抵抗腐蚀能力,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试点,吨钢能耗目标降至关键标准以下,企业需加快低碳技术布局。中研普华预测,到2030年,具备碳捕集技术的企业将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其产品溢价空间将扩大。例如,某企业通过碳捕集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用于钢材防腐蚀涂层,实现碳资源化利用。
行业竞争已从企业间竞争转向生态圈竞争。头部企业通过“矿石-炼钢-加工-物流”全产业链模式构建竞争壁垒。例如,某企业控股海外铁矿资源保障原料供应稳定性,自建加工配送中心实现从“按吨销售”到“按构件交付”的服务升级。这种生态化布局不仅提升了抗风险能力,更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报告中强调:未来五年,行业将迎来一场“质量革命”,技术卡位、绿色转型与生态协同能力将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
想了解更多建筑钢材行业干货?点这里就可以看中研普华最新研究报告《2025-2030年建筑钢材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局势分析预测报告》,获取专业深度解析。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